使用除草剂时,除了前面提到的一些注意事项外,还有以下方面需要留意:
施药前
了解杂草种类:准确识别田间杂草种类,以便选择针对性强的除草剂。不同杂草对除草剂的敏感性不同,例如稗草对丁草胺敏感,而马齿苋对乙羧氟草醚较为敏感。如果杂草种类识别错误,可能导致除草效果不佳。
检查喷雾器械:确保喷雾器的喷头无堵塞、漏液等问题,喷雾均匀性良好。同时,要根据除草剂的特性选择合适的喷头,如扇形喷头适用于大面积均匀喷雾,圆锥喷头则适用于局部精细喷雾。
关注天气情况:避免在大风、降雨、高温等恶劣天气条件下施药。大风天气施药容易导致药剂漂移,不仅会影响除草效果,还可能对周围的作物、蔬菜、花卉等造成药害;降雨会使药剂被冲刷掉,降低药效;高温天气可能会使除草剂的挥发速度加快,导致药剂在植物表面的停留时间缩短,影响吸收,同时也可能增加作物对药剂的吸收,从而产生药害。一般选择在晴天的上午 9 点之前或下午 4 点之后施药较为适宜。
施药中
正确配制药剂:严格按照除草剂说明书的要求进行药剂配制,先在喷雾器中加入一定量的水,再将除草剂倒入水中,搅拌均匀。对于一些难溶性的除草剂,可先将药剂用少量水调成糊状,再加入喷雾器中加水稀释。切勿先将药剂倒入喷雾器,然后再加水,这样可能会导致药剂分散不均匀,影响除草效果。
规范施药操作:施药时要保持喷雾器匀速行走,喷头与杂草或作物的距离要适中,一般保持在 30 - 50 厘米左右,以确保药剂均匀地喷洒在目标表面。避免重喷或漏喷,重喷可能导致局部药剂浓度过高,产生药害,漏喷则会使部分杂草未被有效防除。
做好隔离防护:如果在果园、农田等与其他作物相邻的区域施药,要做好隔离防护措施,如设置隔离带、使用防护罩等,防止除草剂漂移到相邻的敏感作物上。对于一些对周围环境敏感的除草剂,如使用草甘膦在茶园附近除草时,要特别注意防止药剂飘到茶树上。
施药后
清洗喷雾器械:施药结束后,应立即用清水将喷雾器、喷头等器械冲洗干净,避免残留的除草剂对下次使用造成影响。对于一些腐蚀性较强的除草剂,如强酸、强碱类除草剂,清洗后还可以用适量的中和剂进行处理,再用清
水冲洗干净。
妥善处理药剂包装:除草剂的包装瓶、包装袋等要妥善处理,不要随意丢弃在田间或水源附近。应将其收集起来,按照当地的环保要求进行统一回收或处理,防止残留的药剂对环境造成污染。
观察除草效果和作物反应:施药后要密切观察除草效果和作物的生长情况。如果发现除草效果不佳,要分析原因,如是否是药剂选择不当、施药时间不合适、施药量不足等,并及时采取补救措施。如果发现作物出现药害症状,如叶片发黄、卷曲、生长停滞等,要尽快采取解 毒措施,如喷水冲洗、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、追施肥料等,以减轻药害损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