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般来说,果树生长周期可以分为6个阶段,即休眠期、萌芽期、花期、坐果期、果实膨大期、成熟期。
从露红开始,果树迎来花期。花期是果树生长的关键时期,是病虫害非常容易侵袭的一个时间段。在果树开花前三天,对于蚜虫、蓟马等刺吸式害虫需要提前预防,建议使用噻虫·高氯氟、螺虫乙酯以及吡丙醚等杀虫剂。同时,使用苯甲·吡唑酯、春雷霉素、氨基寡糖素、多抗霉素等杀 菌剂防治果树褐斑病、白粉病等常见病害。同时,加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来增强活力、调控平衡;也可使用维巴·植物疫苗、螯合·氨基酸稀土等来防治生理性病害。
随着花朵逐渐凋落,果树进入落花期。在落花80%时,是喷洒花后滴一遍药的好时期。 此时,果树处在树脂病潜伏期和溃疡病侵染期,可以使用苯甲·吡唑酯、辛菌胺醋酸盐、氨基寡糖素等杀 菌剂;这个阶段蚜虫、蓟马、红蜘蛛等害虫易持续侵袭,可使用氟啶虫酰胺·联苯菊酯、呋虫胺、甲维·虱螨脲等杀虫剂进行防治。同时,继续使用相关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植物疫苗来促进生长发育。
一般到了5月-6月,果树进入坐果期。花朵经过授粉后,开始结出果实。果树落花落果是普遍存在的现象,因此,保花保果、提高坐果率是果树管理的重要措施。果树处在坐果期阶段,虫害如蚜虫、叶螨、各种蛾类等已经进入猖獗为害期。可以按照虫害程度使用联肼·螺虫脂、吡丙醚、甲维·氯虫苯等杀虫剂;病害应以轮纹烂果病、白粉病、根腐病等防治重点,使用苯甲·吡唑酯、春雷霉素、氨基寡糖素等杀 菌剂。并继续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植物疫苗来营养保果、免疫抗逆。
7月-8月,进入果实膨大期。这段时间,需要重点防治为害果实品质的病虫害。例如,细&菌性溃疡病侵染果实幼嫩组织,从气孔、伤口侵入,潜伏到一定时期后表现出来,影响果实外观,严重造成落果。对于此类病害,可使用苯甲·吡唑酯、氨基寡糖素等杀 菌剂来防治。同时使用芸苔·诱抗素等植物生长调节剂提高果树抗逆性。虫害方面,应该重点关注蓟马、红蜘蛛、蚧壳虫、锈壁虱等害虫,可使用联肼·乙螨唑、噻虫·高氯氟、甲维·虫螨腈等杀虫剂。可额外使用维巴·氨基酸稀土等改善果实品质、提高产量、平衡生理学病害。
大概10-15天后,施用果实膨大期的第二遍药。此时需要时刻检查果园病虫害问题。虫害如食心虫、木虱、蚜虫、螟蛾类等,可以使用阿维·虫螨腈、呋虫胺、甲维·氯虫苯来防治。病害防治如锈病、炭疽病、褐斑病等,可使用苯甲·吡唑酯、氨基寡糖素等杀 菌剂来防治。建议选用如芸苔·诱抗素等植物生长调节剂体质增产、免疫抗逆。
再10-15天后施用第三遍药。此时果实进入快速膨大期,保持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平衡至关重要。此时应使用联苯·噻虫胺防治食心虫、瘿蚊、蚧壳虫、红蜘蛛等害虫,使用肟菌·戊唑醇防治炭疽病、褐斑病、霉心病等病害。并使用复硝酚钠和维巴·氨基酸稀土、螯合·钙镁和多肽蛋白来改善果实品质、提高产量、健康生长。
10-15天后果实进入转色期时施用第四遍药。果实的色泽好坏对价格影响较大。此阶段要时刻关注蚜虫、蚧壳虫、瘿蚊等对于果实品质造成影响的害虫。可使用噻虫·高氯氟等杀虫剂来进行防治。使用苯甲·吡唑酯来防治如褐斑病、炭疽病、霉心病等果实常见病害,还有预防根腐病等果树病害。
一般在开花前20-30天进行滴一次清园。从落叶到萌芽的这一段时间称为休眠期,生长和代谢活动减缓。这个阶段通常是果树修剪和灌溉的好时期。此时需要剪除病枝、虫枝,刮除粗、老树皮,并施用氯氰·丙溴磷等杀虫剂和戊唑醇、辛菌胺醋酸盐等杀 菌剂等以减少或消灭越冬的害虫。
一般在采收后20-30天后进行第二次清园,是在一年果园管理工作中的收尾工作,是对本年果园的清理,和为来年新一轮管理工作的准备。使用氯氰·丙溴磷等杀虫剂和戊唑醇、春雷霉素等杀 菌剂进行全园喷洒,进行病虫害灭 除。主要针对蛀干类害虫,及会引起树体死亡和产量下降的病害。
果树施肥,底肥以有机肥和大中微量元素肥为主。基肥应该在果实采摘后立即施入,或在落叶前的一个月左右施用,用来改良土壤、抗寒抗旱、抗盐碱等。后期遵循前期氮、中期磷、后期钾的原则,进行合理追肥。选用噻虫·高氯氟和联苯·噻虫胺来防治蝼蛄、蛴螬等地下害虫,为来年果实产量与品质打下基础。